數據排序是對數據進行整理排列,它包括普通排序和自定義排序兩種
2022-08-26 11:37:32
數據排序是指按一定規則對數據進行整理、排列,它包括普通排序和自定義排序兩種。普通排序是對數據進行升序或降序排序;而自定義排序則是對一些特殊的字段進行排序。
一、普通排序
在普通排序時,Excel中默認的排序規則包括以下幾點:
(1)數字:從最小的負數到最大的正數進行排序。
(2)字母:按字母先后順序進行排序,即從字母A到Z排序。
(3)漢字:按照漢語拼音各個字母從左到右進行字母排序。
(4)邏輯值:如果按照升序排序,FALSE排在前面,TRUE排在后面。
(5)空格:始終排在最后。
(6)文本、數字和字母混合:Excel將從左到右一個字符一個字符地進行比較,例如M1,N1,N2,N3就是按升序排列出來的順序。
提示:在排序過程中,用戶可以指定是否區分大小寫。如果區分大小寫,在升序排序時,小寫字母排在大寫字母之前。
二、單個字段進行排序
打開一個成績單工作表,如圖1所示,對該成績表中的總分字段進行由高到低的排序。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單擊成績單中的任意單元格。
(2)選擇“數據”→“排序”命令,彈出“排序”對話框。
(3)在該對話框的“主要關鍵字”下拉列表中選擇“總分”選項,并選中其后的“降序”單選按鈕;在“我的數據區域”選區中選中“有標題行”單選按鈕,表示在排序時標題行不參與排序,如果選中“無標題行”單選按鈕,則表示在排序時標題行參與排序。一般情況下,標題行不參與排序,本例選中“有標題行”單選按鈕。
注意:如果遇到記錄數據相同的情況,Excel將按這些記錄在未排序表格中存放的先后順序排列數據。
(4)設置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
三、多字段進行排序
多字段排序即先對單字段進行排序,如果遇到記錄數據相同的情況,再參照別的字段對相同的數據再進行排序!摆w!焙汀袄钶x”的總分均為“255”,如果要進一步對這兩個數據進行排序,就要用到多字段排序。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單擊數據清單中的任意單元格。
(2)選擇“數據”→“排序”命令,彈出“排序”對話框。
(3)在“主要關鍵字”下拉列表中選擇“總分”選項,并選中其后的“降序”單選按鈕,即對“總分”字段進行由高到低的排序。
(4)在“次要關鍵字”下拉列表中選擇“數學”選項,并選中其后的“降序”單選按鈕,即對總分相同的數據中的“數學”字段再進行由高到低的排序。
(5)設置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
一、普通排序
在普通排序時,Excel中默認的排序規則包括以下幾點:
(1)數字:從最小的負數到最大的正數進行排序。
(2)字母:按字母先后順序進行排序,即從字母A到Z排序。
(3)漢字:按照漢語拼音各個字母從左到右進行字母排序。
(4)邏輯值:如果按照升序排序,FALSE排在前面,TRUE排在后面。
(5)空格:始終排在最后。
(6)文本、數字和字母混合:Excel將從左到右一個字符一個字符地進行比較,例如M1,N1,N2,N3就是按升序排列出來的順序。
提示:在排序過程中,用戶可以指定是否區分大小寫。如果區分大小寫,在升序排序時,小寫字母排在大寫字母之前。
二、單個字段進行排序
打開一個成績單工作表,如圖1所示,對該成績表中的總分字段進行由高到低的排序。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單擊成績單中的任意單元格。
(2)選擇“數據”→“排序”命令,彈出“排序”對話框。
(3)在該對話框的“主要關鍵字”下拉列表中選擇“總分”選項,并選中其后的“降序”單選按鈕;在“我的數據區域”選區中選中“有標題行”單選按鈕,表示在排序時標題行不參與排序,如果選中“無標題行”單選按鈕,則表示在排序時標題行參與排序。一般情況下,標題行不參與排序,本例選中“有標題行”單選按鈕。
注意:如果遇到記錄數據相同的情況,Excel將按這些記錄在未排序表格中存放的先后順序排列數據。
(4)設置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
三、多字段進行排序
多字段排序即先對單字段進行排序,如果遇到記錄數據相同的情況,再參照別的字段對相同的數據再進行排序!摆w!焙汀袄钶x”的總分均為“255”,如果要進一步對這兩個數據進行排序,就要用到多字段排序。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單擊數據清單中的任意單元格。
(2)選擇“數據”→“排序”命令,彈出“排序”對話框。
(3)在“主要關鍵字”下拉列表中選擇“總分”選項,并選中其后的“降序”單選按鈕,即對“總分”字段進行由高到低的排序。
(4)在“次要關鍵字”下拉列表中選擇“數學”選項,并選中其后的“降序”單選按鈕,即對總分相同的數據中的“數學”字段再進行由高到低的排序。
(5)設置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
- 上一篇:辦公軟件提供了列數據排序功能但是不能對行單元格的數據進行橫向排序 [2022-08-26]
- 下一篇:篩選就是從數據清單中找出滿足指定條件的數據,自動篩選和高級篩選 [2022-08-26]